这是一份高一语文暑期作业第4练含解析,共10页。
温馨小贴士:一日之计在于晨,美好的一天从晨读开始,晨读可以是细腻唯美型、激越振奋型、百花齐放型,晨读不仅要完成任务,实现目标,还要成为语言与精神的盛宴,情感与心灵的洗礼。
青春感悟
捧在碗里的故乡
自从搬进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后,母亲每次回故乡,总是会带回一些故乡的土特产,一袋小白菜,一袋土鸡蛋,一小坛腌菜什么的,一家人,就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。
无论是半袋红薯,还是一把青葱、一把辣椒、一捆小白菜、三五个茄子洋瓜,都会使得我们全家高兴。吃饭的时候,一端起碗,甚至一进家门,闻到母亲带回来的新鲜蔬菜香甜的味道,妻子和孩子都会高兴地说,是故乡的味道。一端起碗,就把故乡捧在碗里。那种新鲜香甜,那种亲切,几乎让我们流泪。有时甚至不舍得吃,不舍得咀嚼下咽,怕故乡没了,怕把故乡嚼化了。
母亲并入城里来跟我们一起生活,是因为原本离城很遥远的故乡村庄被征占拆迁了,即将城市化。故乡沙溪河边一溜几个村,田地基本都被征占完了。家家户户的农具,锄头镰刀、扁担箩筐、钩担水桶、犁耙、打谷机等等,基本都送给深山里那些村庄的亲戚了,即便有些人家还舍不得送人和丢弃,还想收藏、珍藏,但是一旦住进统一规划的安置小区,也没地方放了。失地的故乡,失地的亲人们,长期难以适应,难以适从。每一个播种的节气来临,勤俭的亲人们,还会按节气在路边路脑,播种上几窝几簇辣椒茄子、葵花苞谷、芫荽香葱,播撒下一眼小白菜什么的。每一个节气来临,关节和骨头里,还会像惊蛰、春风来临、庄稼发芽一样,嘎嘣嘎嘣作响,总想拿起镰刀,扛起锄头,下地播种,总想扛起犁耙下地耕耘。
其实,以前老家的村子瓦房院落还没有拆除的时候,母亲每一次进城,买菜,买化肥农药,买农具,都会给我们送来故乡老家的食物。新鲜红薯、嫩苞谷、青辣椒、嫩南瓜、茄子、青菜、白菜、芫荽、弯葱等等,都是她和父亲自己栽种的,或者村里亲人们邻居家让她捎带给我的。这样一把,那样一袋,这样半篮,那样一堆,堆满了城里蜗居的厨房客厅。只要母亲一进城来,或者一从老家故乡乡间回城来,家里就堆满了故乡的蔬菜土产等食物。家里就溢满了故乡的味道,就都是故乡的味道。一家人,就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。
从我刚参加工作,到老家故乡的田地改建为蔬菜大棚以前,我吃的大米,就都是父母亲送来的,就都是故乡送来的,就都是故乡的稻谷碾的。从我刚参加工作,到讨媳妇、生儿子,我们城里这三口人吃的瓜果蔬菜,就常常是故乡送来的。离开故乡,进城工作,这么二十多年了,故乡的亲人们、亲戚们,一直还没把我当外人,一直还把我当故乡人、老家村里人、自家人,每有收获,每有新鲜吃食,总不忘给我送些来,常常给我们送来故乡的味道。
其实,故乡的亲人们,许多都勤俭惯了,舍不得花钱坐班车,而我的祖母、外婆、母亲、姨妈等等妇女,都严重晕车,坐一次车,上吐下泻,晕得就像大病一场,几天都难以恢复。秋收获,每一次给我送大米来,父母亲都是趁天晴,骑三轮车,一路坑坑凹凹、艰难颠簸、烘烤辣日、汗流浃背而来。每一次独自给我送红薯苞谷、南瓜洋瓜、辣椒茄子、青菜白菜来,母亲都是用竹篾背箩或者花篮背,沉重而来,蹒跚而回。让她坐公家车到城郊,她往往舍不得花那五角钱或者一元钱,以前是五角,后来是一元。再说,母亲严重晕车,也不愿遭那个罪。姨妈给我送粮食瓜果蔬菜来,也是如此。
搬进城里来与我们一起生活以后,母亲又开始经营着起菜地,在我们家阳台里、楼下的花圃里播种各种蔬菜,从老家拔来茄子秧、辣子秧,栽在阳台里。装水果的泡沫箱,母亲把它们直接变废为宝,盛装上泥土,放进阳台上,就成了母亲种菜的微型菜地。装香油的塑料瓶、塑料桶,母亲把它们划掉上半截,马上变成了阳台上的微型菜地,栽种一两棵茄子、番茄,或者栽种上一丛辣椒、香葱、芫荽。楼下的花圃,废弃多年了,无人管理,母亲翻挖出来一溜,晾晒几天,捡拾干净杂草,就开始播种小白菜,并像在老家故乡一样在菜地边栽种上一簇簇茄子、辣椒、青葱。